湖北体育科技
主办单位:湖北省体育局
国际刊号:1003-983X
国内刊号:42-1177/G8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9567 人次
 
    本刊论文
体验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
 [摘 要] 体育课堂改革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小组学习能力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体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教育,在小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体验卡”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运用是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它主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指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出现开展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小组学习 体验卡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注意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然而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学生的主体参与,这客观上严重的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行为。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试图从改变教学法入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体育课教材的特点,在体育课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尝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通过研究,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新的启示,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利用的更合理、更科学。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验卡的含义
  1、什么是体验卡
  所谓“体验卡”就是学生在体育课中使用的一种辅助性学习材料,它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起到合理指导和明确分工。本课题通过对“体验卡”的设计与功能、使用形式与要求的研究,确定“体验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为体育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2、“体验卡”的运用促进教学互共
  教师作为促进者,不再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呈现者为主,而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究、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为主。这时教师是以自主练习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辅导为辅开展教学。
  总之“体验卡”的运用既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又能使教师在轻松中教学。课上师生的关系充分的协调,互相信任。学生更加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三、利用“体验卡”解决小组学习的困惑
  1、合理有效指导
  在小组学习中,体育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探索中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要制定各种学习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性、竞争性、或个人化的努力,使教学活动向着合理的目标并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教师必须要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搜索资料,提前思考。例如:在一次用各种体育器材摆图形的教学中,我先出示几幅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了摆放,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展开想象摆出不同的图形。在练习时我参与到学生中,并指导他们,学生经过小组的讨论和我的指导都摆出了不同的图形。又如:“投击活动目标”游戏,低年级学生虽然很喜欢做,但由于缺乏配合意识,普遍存在着谁一拿到球,谁就“强攻”;而不是通过互相传递,找出防守的空当,再投向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示学生“快传!”“快打!”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取得游戏的胜利,得靠大家互相配合,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真正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一合作学习所追求的境界。
  2、利用“体验卡”确定职责分工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应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构建一种和谐、适宜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一起合作地学习,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收获。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中,利用“体验卡”让学生对动作的模仿情况做出评价。
  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中设组长、记录员职位,并明确职责,要求对本组及其成员的练习进行组织、记录和指导。学生在练习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并适时进行轮换。又如:一年级学习“自然站立式起跑”,为了达到起跑的要求,我就请第一队学生做动作,第二队相对应的同学在后面帮助纠正、观察评价动作,随后两队交换。在这合作学习过程中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促使小组的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集体的荣誉而尽最大努力。
  3、利用“体验卡”明确合作任务
  新课程改革倡导小组学习,但小组学习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万能钥匙!美国合作学习专家尼戴维森提出了合作七要点,首要的就是“小组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即小组学习所要解决的任务不是一般的问题,而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的时候在一堂课中多次出现合作学习,虽然看上去热闹,但达不到真正的目的,所以在组织前一定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例如:在武术练习中,我还是利用“体验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创编武术操,并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接下去的练习中,学生都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在展示过程中,每组的学生都把小组中的精华表演给大家看。又如: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地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作用。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们不仅树立了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树立了“小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明确合作任务,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增强竞争实力。
  4、利用“体验卡”给予充足实践
  我们提倡提供给学生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而在小组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空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小组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有些小组的学生活动开展得较好,研究出了很多种方法,有些方法还很独特。这时作为教师,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孩子拓宽思路,鼓励他们更敢想,启发孩子,从而让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好,也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例如:在上投掷“我是小小飞行员”中,在投掷纸飞机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投掷。如左右手和向前、向后、向上等不同的方向。使学生通过多次实践和小组讨论,利用“体验卡”总结出正确的投掷方法。
  在这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也培养其合作的能力。这样既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也可以收得及时,放得灵活,收放结合。
  5、利用“体验卡”全面综合评价
  在体育教学的小组学习中,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好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并设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这对指导和调节学生的小组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等,并从小组练习的效果及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角色职责及合作技能等方面,利用“体验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及时捕捉亮点,展开素质教育。
  我在评价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个人表现,还有以上学生的表现分别进行了评述,让学生知道在体育课中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此外,在课内课外,我对学生的练习及时地进行肯定,一句“你真棒”、“你的动作有很大的进步”、“你一定能超过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心花怒放,学习的兴趣更大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就是通过合理的评价,并贯以表扬和激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因此,利用“体验卡”在小组学习教学中将各种成绩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了,实现了课堂上动机平等的教学原则。同时,体验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常常相互辅导帮助,成绩较差学生的焦虑程度大大降低了,从而采取追求成功的学习动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辅导者和监督者,都对小组和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当“老师”是一种角色上的转变,学生产生一定的新奇感和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以提高,这些对他们的学习都是很有利的促进因素。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湖北体育科技》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湖北体育科技》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